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赵文化志-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显差异。

  北昆源于昆曲。昆曲产生于江苏昆山,明朝中叶传入北京,并逐渐流行于燕赵地区。明末清初之际,它又取代了板腔,成为燕赵地区最受欢迎的剧种,并对后起的京剧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流行于燕赵的昆曲在咬字吐音和风格上与流行于江南的昆曲略有差异,因此被称为“北昆”。

  到清朝中叶以后,由于河北梆子、京剧等新剧种的兴起,板腔、北昆逐渐趋于衰落。而丝弦戏却分为东、南、中、北、西五路,仍在今河北中部地区广泛流传,并与老调梆子同台演出。

  三、京 剧

  京剧属皮黄声腔系统,是中国最有影响的剧种,曾一度因北京改称北平而称“平剧”。

  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秦腔艺人魏长生和“四大徽班”先后入京,导致了徽调(二黄调)和秦腔(西皮调)的合流,使皮黄声腔独尊京师剧坛。而在南方的湖北楚调也大约在此前后,完成了西皮二黄的合流。道光年间(1821—1850年),湖北楚调演员王洪贵、李六、余三胜等人入京演出,又导致了徽汉(楚调)合流,给京师剧坛带来了新气象,“楚调新声”风靡北京。燕赵籍艺人一香“学而兼其长”,“郢曲声声妙,燕言字字清”(粟海庵居士:《燕台鸿爪集》),开了“概用京音”(观剧道人:《极乐世界·凡例》)演唱皮黄的先声。而用京音演唱皮黄,则是京剧诞生的主要标志。(陈义敏:《京剧形成之我见》,《百科知识》1991年第5期。)其后,经程长庚、谭鑫培、王瑶卿、梅兰芳等艺术大师的不断革新改造,京剧艺术构成了一套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日臻完美,成为传统戏剧艺术的集大成者,风靡全国。

  京剧的传统剧目约有千余个,广泛流行的约有《宇宙锋》、《霸王别姬》、《打渔杀家》、《三岔口》、《群英会》、《空城计》等200余个。

  四、河北梆子、老调、武安平调

  清朝中叶以后,产生于晋秦豫交界地区的蒲州、大荔、平阳一带的山陕梆子流入燕赵地区。经过数十年的逐渐衍变,于道光年间形成了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早年又称京梆子、直隶梆子等。除净生行外,角色行当分类及其表演程式,大体与京剧相同。早期唱词及念白的发音杂有秦音,后逐渐改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念白与京剧近似。以梆子按节拍,音调高亢,表演细腻。

  光绪初年,河北梆子蓬勃兴起,与皮黄(京剧)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轰动了北京剧坛,流行于今河北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的部分地区。

  河北梆子的代表性剧目有《秦香莲》、《拾玉镯》、《打金枝》、《宝莲灯》等。著名演员有侯俊山(十三旦)、郭宝臣(元元红)、田际云(响九霄)、崔德荣(灵芝草)、赵佩云(小香水)、刘喜奎、王莹仙(金刚钻)、梁宗旺(达子红)等。

  老调又名老调梆子,流行于今河北省中部的保定、沧州、衡水、石家庄一带,以保定为中心,分东、西、南三路。清朝末年由“河西调”演变而成,在发展过程中又受到河北梆子的影响。其生、净分行不分腔,都由老生扮演,同唱老生调。并与以演生、旦戏见长的丝弦戏合班演出,又被称为“老调丝弦”。代表剧目有《潘杨讼》、《忠烈千秋》、《下河东》等。

  武安平调也属梆子声腔系统,约在清朝中叶由河南“怀调”演变而成,并受到“越调”影响。流行于河北南部武安一带以及豫北、晋东南地区。代表剧目有《两狼山》、《天仙配》、《下陈州》等。

  五、评剧及其他秧歌戏

  评剧是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朝末年,产生于冀东一带。民国初年,它经过著名艺人成兆才等人的改革,先后吸收了河北梆子、京剧、滦州皮影戏的剧目、音乐和表演形式,在对口莲花落、唐山落子、奉天(今辽宁省)落子的基础上创建而成。因此,它早年又叫“蹦蹦戏”、“落子戏”、“平腔梆子戏”。在北京也有其支派,俗称“北京蹦蹦”。评剧流行于北京、天津、华北和东北各省。虽有京剧化倾向,但仍保持了民间秧歌戏活泼自然的特点。《杨三姐告状》是评剧的代表剧目之一。

  河北定县秧歌、武安落子也是有代表性的民间秧歌戏。武安落子尤其有特色。它是在清朝末年由高距乔舞曲“花唱”演变而来的,至今尚有传统剧目100余个,流行于冀南、豫北、晋东南地区。

  六、滦州皮影戏

  滦州皮影戏是我国众多皮影戏中的一个剧种,大约在明末清初之际在滦州(今河北滦县)形成,并流行于冀东一带。皮影戏形成于北宋,最初是用纸雕刻而成。滦州皮影则使用驴皮制作,因此也叫“驴皮影”。其音乐唱腔综合板腔、京剧以及滦州一带的民间曲艺变化而成,对评剧及后来的影调剧有一定的影响。

  七、参军戏与相声艺术

  参军戏是在西周“优”戏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滑稽问答为主的一种表演形式。《太平御览》卷五六九引《赵书》说:

  石勒参军周延为馆陶令,断官绢数百匹,下狱,以八议宥之。后每大会,使俳优著介帻、黄绢单衣。优问:“汝为何官,在我辈中?”曰:“我本为馆陶令。”斗数单衣曰:“政坐取是,故入汝辈中。”以为笑乐。

  这是参军戏起源的最早记载。参军戏一般由两人表演,一名叫参军,一名叫苍鹘。而参军这个角色,据说就是源于周延的官职——参军。石勒的后赵政权定都邺城,而馆陶即今河北馆陶,由此可见,燕赵地区是参军戏最早产生的地区。

  参军戏与后起的相声艺术有着渊源关系。尽管现代形式的相声形成时代难以确考,但它至迟不会晚于清朝中叶。而且,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它也最早产生于北京、天津两地。清代著名的相声艺人是北京人朱少文(艺名“穷不怕”)。他常演的节目有《字象》、《拆十字》等。

  八、子弟书

  子弟书又叫“清音子弟书”,渊源于清代八旗军中流行的巫歌和俗曲。乾隆年间,北京的满洲八旗子弟吸收民间鼓词的形式,在原曲调的基础上创造了子弟书。子弟书的书词以七言为体,曲调较为简单,演唱时以八角鼓击节,没有说白。早期以北京的东城和西城为区别,分为东城调和西城调两种流派,后又出现了南城调和北城调,并传入东北和天津。清代末年,即已衰亡。

  子弟书重视书词创作。据傅惜华《子弟书总目》著录,约有书词400余种。较有影响的书词有《红拂私奔》、《杜丽娘寻梦》、《长坂坡》、《凤仪亭》等。

  九、八角鼓和单弦

  八角鼓系一种打击乐器,鼓身为八角形,单面蒙以蟒皮,周围嵌有响铃。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已流行北京。《宛署杂记》称艺人刘雄“击八角鼓,擅绝一时”。清代乾隆年间,八角鼓与一种叫“岔曲”的小调结合起来,形成为一种坐唱形式的曲艺,在满族旗籍子弟中开始流行。其后,又逐渐流行于民间。八角鼓包括岔曲、群曲、拆唱八角鼓、单弦、双头人等5种演唱形式。还有一种叫“全堂八角鼓”的,分为鼓(八角鼓、北极梅花大鼓、联珠快书等)、溜(马头调等小曲)、彩(古彩戏法、相声、双簧等)三种表演形式,与其他曲艺、杂技结合起来表演。清代嘉庆以后,八角鼓逐渐衰落,岔曲、单弦开始盛行。其后,岔曲渐与单弦合流,其基本曲调被拆为单弦的曲头和曲尾。

  单弦又叫“单弦牌子曲”、“牌子曲”,是一种曲牌联套体的曲艺形式,曲牌众多,曲调丰富。有两种演出方式,一是自弹自唱,一是一人站唱,以八角鼓敲击节拍,另一人操三弦伴奏。单弦曲目早期有长篇大书,后均为演唱短篇。常用曲调有《太平年》、《云苏调》、《怯快书》、《南城调》等。

  十、燕赵地区的大鼓

  大鼓也叫大鼓书,由一人击鼓、板演唱,一至数人用三弦等乐器伴奏。清初形成于燕赵和齐鲁地区,清末盛行于中国北方及长江、珠江流域的部分地区,有西河大鼓、梨花大鼓(山东大鼓)、京韵大鼓、乐亭大鼓、梅花大鼓、东北大鼓、湖北大鼓、太原大鼓、广西大鼓、长沙大鼓、淮南大鼓、苏北大鼓等30余种。其中,西河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乐亭大鼓、梅花大鼓系影响较大的5种大鼓。除梨花大鼓外,其余4种都是流行于燕赵地区的大鼓。

  西河大鼓产生于清朝道光年间。当时,高阳艺人马三峰在木板大鼓、弦子书唱腔的基础上,吸收戏曲、民歌的曲调,用冀中方音演唱,并用铁板和大三弦伴奏,形成了西河大鼓的唱腔。西河大鼓原名“河间大鼓”、“梅花调”,艺人全都出自大清河和子牙河流域。由于天津人通称大清河和子牙河为“西河”或“下西河”,所以在天津演出时,它开始便被称为“西河调”。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著名艺人赵玉峰等人把它正式命名为西河大鼓。西河大鼓以说为主,以唱为辅。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基本曲调有头板、二板、三板等。传统曲目有中、长篇150余部,小段、书帽370余篇。《杨家将》、《呼家将》、《闹天宫》、《小姑贤》等曲目影响较广,流行于河北、京、津、山东、河南以及东北、西北的部分地区。

  京韵大鼓产生于清末,是由艺人胡十(北京人)、宋五、霍明亮等人在木板大鼓和清音子弟书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后逐渐形成的。其后,经著名艺人刘宝全(河北深州市人)、张小轩(北京人)、白云鹏(河北霸州市人)的进一步改造加工,形成了京韵大鼓的三大流派。京韵大鼓主要演唱短篇,只唱不说。主要唱腔有起板、平腔、垛板、快板等,唱词基本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