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1年秋天,在40岁的不惑之年,我被任命为英特尔有史以来第一任首席技术官。想象一下,一个50年来以技术领先傲视同行的公司的首席技术官,一个传奇人物辈出——戈登·穆尔(Gordon Moore)、安迪·格罗夫(Andy Groove)、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的公司的首席技术官。我是如此地被神眷顾,巨大的喜悦把我淹没。
诚然,上帝在我身上显示了他的全能,我也要借此机会真诚地赞美我的公司——英特尔。它在决定提升或任命我的时候,我到底有多少切实的优点?有几家公司会让一个年仅25岁的人去摘取那颗决定公司未来的皇冠上的明珠?英特尔一次又一次地给我机会,鼓励我、挑战我,也给了我巨大的回报。
现在,让我们再回头想一下那位杂耍艺人。一只网球般大小的球代表工作,另一只代表上帝,代表家庭的那只垒球已经处理好了。那么,把代表工作的那只网球扔开吧,它现在已经变得像足球那么大了。
第二部分:见证从首席技术官到教会长老 1
虽然家庭、学校和工作占用了我的绝大部分时间,但在接下来我的个人使命陈述中,你会发现我把“成为当地教会的长老”列为目标。当我定下这个目标时,我希望能在年长更有智慧时……也许是50岁实现这个目标。但是,制定这样的目标有点危险。
几个月后,我蒙召成为长老。至今我已经在俄勒冈州希尔斯伯勒(Hillsboro)的辛希尔(Singing Hills)教堂做了六年长老。
虽然家庭、学校和工作占用了我的绝大部分时间,琳达和我还一直是当地教会中的活跃分子。我们在家里设立了查经小组,除了我们从加州搬到俄勒冈州的那一年之外,这个做法从未间断过,现在已经超过十七年了。我们发现这是一项伟大的恩赐,一个与他人分享信念建立长期关系的机会。孩子们一个一个长大离开,我只希望他们能回想起这个榜样,自己找到或者主持这种研讨、修习,慢慢形成自己的聚会群体。
琳达是主日学和教会的义工。我们曾经想一起去主日学校教课。但是,两个分别两岁和三岁的孩子离不开她,而我则成了主日学校全年的定期成年老师。每次我们需要像中学生一样就某些事达成妥协……哎……真是麻烦。
在接下来我的个人使命陈述中,你会发现我把“成为当地教会的长老”列为目标。当我定下这个目标时,我希望能在年长更有智慧时……也许是50岁实现这个目标。但是,制定这样的目标有点危险。当我们教堂的牧师做礼拜时描述《圣经》中的长老,以及成为家庭支柱和教区主要人物的人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时,我被深深地打动了。虽然我一言未发,但我清楚地知道发生了什么。几年前我就定下了目标,现在觉得上帝正在触动我的心灵。几个月后,我蒙召成为长老。至今我已经在俄勒冈州希尔斯伯勒(Hillsboro)的辛希尔(Singing Hills)教堂做了六年长老。
一周三个周二的日子
紧张忙碌的生活让我兴奋。当我死时,我希望自己已经尽力服侍了上帝,把我竭尽全力能做到的最好奉献给了主。我从来没想过退休。
在这儿我还要指出一点,在下列这份清单的中有一次连续三天是周二。对一个工作狂来说,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太让人兴奋了。在亚洲,你周二工作了一天;长途飞行十个多小时回家的路上,又可以工作一天;最后你在美国西部时间上午降落,第三个周二让你继续工作。彼得·德拉克(Peter Drucker)的真知灼见多少让我有些安慰:“领袖就是执著于一项使命的疯子。”如此说来我是合格的。
你可以想见,我是个忙碌的人,也喜欢这样的忙碌。紧张忙碌的生活让我兴奋。当我死时,我希望自己已经尽力服侍了上帝,把我竭尽全力能做到的最好奉献给了主。我从来没想过退休。实际上,我会对那些表明主会指出人们应当何时退休的说法提出挑战。腓利比书第三章第14节,哥林多前书第九章第24至26节,加拉太书第二章第2节,都描述了一位马拉松运动员跑完全程,竭尽全力抵达终点——在尘世生命的尽头被裁定进入主的天堂。我只是根据主的引导从一项工作转到另一项工作而已。在这趟旅途的某个时候,我也许会停止继续从事具体的世俗工作,但是,对于我为之积极参与并全心投入的神职工作,我永远不会放松。
从个性上讲,我是个“推动者”或“A型人”。我热衷于完成和超额完成预定目标。我勤奋工作,极具竞争力,积极主动,有工作狂的倾向,无数次连续几周紧张工作。在80386项目的最后阶段,成型产品首次装配小组每天都24小时工作,一整天的忙碌后每个人回家呆一会儿,吃点东西,小睡片刻,6到7个小时后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20小时左右。算一下,你就会知道这相当于每天都有26个或27个小时。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一周之后,你就会发现不知在哪儿少了一天。一天晚上我已疲倦至极,趴在桌子上就睡着了,直到第二天早上被周围的声音吵醒……发现我是被真实的声音吵醒,我感到十分欣慰。
也许下面这个疯狂工作的一周会让你了解我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当然,有些读者可能会说:“我也这样。”有些人会感到一丝自豪,或者带有一丝挑战地宣称:“我能做得更好!”如果这样,我在第四章还有一个例子,如果你能做得比那更好,那么,你赢了,我丝毫不会阻止你宣称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忙碌的人。
●周日上午离开教堂,乘早班飞机飞往台湾。
●当然,长途飞行是赶工作进度的大好时机,几乎全程我都在电脑上工作,发电子邮件。
●台湾时间周一夜间抵达,立刻前往预定地点进行演讲彩排。
●周二上午,我第一个上台,面对上千听众发表主题演讲。
●演讲一结束就是记者招待会,紧接着就是一整天的客户会议。
●周二晚上是英特尔的大型聚会,必须在演讲期间保持清醒,做东招待一桌客人,还有其他的官方义务。不停地喝着又辣又酸的汤,来保持头脑清醒。
●周三上午,台北,与数位客户面谈。
●周三下午离开台湾,夜间抵达香港。
●周四清晨迅速赶往中国大陆,上午在深圳与客户会谈。
●下午回到香港,继续会晤客户。
●夜里从香港飞往北京,深夜抵达。
●周五是一连串的客户会谈,媒体采访和公司内部业务审核。
●与英特尔北京办事处的管理层共进晚宴。
●周六本来是休息日,但韩国客户那里突然出了意外。
●从北京飞往韩国汉城,下午与客户协商。
第二部分:见证从首席技术官到教会长老 2
●周六晚间从汉城飞回北京。
●周日在北京大学演讲。
●紧接着从北京飞往东京。
●周一是一连串的客户会谈,一场大型记者招待会,内部业务审核,然后是日本传统的客户宴会,一直持续到很晚。
●周二上午一场艰苦的谈判,几次客户会谈,下午动身赶往成田机场。
●周二全天长途飞行,一路都在用电脑工作,发电子邮件。
●美国时间周二上午到家,穿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简单洗漱后,立刻去参加英特尔的全天会议。
●周三飞往新奥尔良,参加当晚的演讲彩排。
●周四上午在微软的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晚上8点左右结束,当晚飞回波特兰,抵家。
●周五疯狂工作,离开办公室差不多两周了,全力追赶工作进度。
●周五晚上……带上全家开车前往西雅图。
●周六上午,在帕格桑德基督学院(Puget Sound Christian College)毕业典礼上讲话。
●下午参加毕业宴会,驱车赶回波特兰。
●周日上午去教堂,做关于奉献和圣餐的教导。与家人一起度过了一个宁静的周日下午。
●周一,凌晨四点起床,赶第一班飞机飞往加州。
●周一全天,在加州参加战略规划会议。
●周二全天,英特尔常规的内部会议。周二乘最后一班飞机飞回波特兰,很晚到家。
●周三,凌晨五点起床,六点半开始工作,直到下午五点。
●周三晚间,带领家中的查经小组。
●周四上午六点半,手球式壁球运动。正常工作日,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五点。
●周四晚间,为“如何有效安排快节奏的生活”主题演讲做准备。
●周五,上午七点开第一个会,接下来是一整天的常规会议。
●周五晚间,为参加一次男士讨论会飞往加州。
●周六上午,在北加州福音传道协会举办的“男士促进会”(Men’s Advance)上就“如何有效安排快节奏的生活”发表演讲。
●周六下午飞回家,为期三周的长途跋涉终于画上了句号。
这一串长长的清单看起来好像不可思议,但这三周真的是这样过来的,接近我整周疯狂工作的最高纪录。对一个工作狂来说,去亚洲出差真棒。你得按照“亚洲时间”全天工作,直到傍晚。然后回酒店,但不能睡觉休息,而是要发电子邮件、打电话,参加美国的各种会议。这样,基本上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延长了一倍。在这儿我还要指出一点,在这份清单的中间有一次连续三天的周二。对一个工作狂来说,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太让人兴奋了。在亚洲,你周二工作了一天;长途飞行十个多小时回家的路上,又可以工作一天;最后你在美国西部时间上午降落,第三个周二让你继续工作。彼得·德拉克(Peter Drucker)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