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0位乙肝病原携带者的绝对真实故事与“癌中之王”共舞(2)
天哪,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填肚子?书上都是这么说的,茶饭无思了。放屁!得了癌症,就不吃饭啦,更应该吃!要大吃特吃!
一顿饕餮早餐后,我走到我的“坐骑”旁。“要不要自己开车呢?”我暗自思忖。
通常的小说里,都是这么描写的,遇到这种情况,是精神集中不起来的。倘是开车,一
会儿想到,那癌魔张牙舞爪地飞来;一会儿想到,我命真苦啊;看到街上的姑娘,就想,这美色,我是消受不到了;看到别人大包小包地从超市出来,想,我还要吃什么,用什么呢?!官没得当了,欧美不能去旅游了;或者是,我那小孩怎么办呢?我的老婆要离婚了,或者是,我尸骨未寒,她又与新欢同结连理……这么想着,车子也就撞到人行道上去了,或者是把指挥交通的警察叔叔,碾个单腿瘸。去你妈的!我神志清爽,精力充沛(肚子里,有那一海碗肉饺子打底),这会儿,就算开到上海去,也没问题。
我坐进车里。点火,起动,转向灯打出……挺顺溜的。
4月7日
大量的问候,随电话、E-mail驾到。还有人想登门慰问。我说,心意领了,人就不要来了。他说,他已经在门口了。
我由衷地感谢朋友们,理解他们的心情。但是,我现在确实没有功夫来接待他们,包括接电话、回E-mail。
我要在这七八天之内,完成咨询、确定医疗方案,时间紧。其间,还夹着一个春节——找人难了;此外,你多少总得应酬一下。我以前对癌症,并没有多少了解,一生做过的最大手术,是拔牙和割了一次痔。那医生和病友(癌症康复协会的)的回答,又往往是相左的,颇费脑筋。别个人得了癌,尽可以躺在床上,长吁短叹,甚至向隅而泣,细细品味周身的不适,和死亡威胁带来的恐惧。有的则被蒙在鼓里,什么也不知道。那咨询和拿医疗方案的事,就由家人去搞定。而我,得自己操心。我的妹妹们,对我的那颗心,是没得说了。但是,在这种“要紧关头”,她们会拿不定主意,甚或眼泪汪汪。她们陪我上医院,听不得医生说“不祥”的字眼,任何于我不利的信息(包括化验单上的一个指标),都会像利剑似的,刺入她们那善良而柔弱的心。这真叫“锅子不滚汤罐先滚”,没办法。我的妹夫们,都是有工作的,且很忙,你叫他们来全程操持这件事,不现实。再说,我好好的一个人,干嘛要叫他们来代劳。
我有我的优势。当了那么多年的记者,虽然不善、不热衷于交际,那路子,总还是有一些的。你到外面去,人家知道你是××报社出来,即便是头一次打交道,给面子的,还是多。在我们大院里,几张报纸跑医卫系统的记者,我都相熟,她(他)们也好说话。这是我一生中,仰仗报社品牌最多的一次。差不多是我最严重的“以权谋私”。
“新闻发布会”
4月8日
我还得注意休息,既然是得了癌症,就得收敛一些。
如果我来者(包括电话、E-mail)不拒,那么一天到晚,就只有当接线员和公关部主任了。要知道,我在报社干了二十几年,又在本市、本省生活了全部的51年,熟识我的人、可以称我为其“庞(朋)友”的人,不会下几千号。一传十,十传百,没有十几天、个把月,是完成不了这项信访接待任务的。
于是,我决定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
我开出一张60人的大名单。
范围框定在,家住杭州或是周边地区,经常在联络的那些朋友。匆促中,还是漏掉了一些,本该请来的朋友。
通知,是由几位朋友分头发出去的(打电话)。
时间:大年初二(1月23日)上午11时;地点:延安路上的浙江大酒店。
我请他们在打电话时,务必传达如下内容:
田虚得了肝癌。他想与大家聚一聚。聚会的主题是:叙情、迎新、鼓劲。
肝癌,已咨询过医生,是不会传染的。即便如此,田虚还会用卫生筷的。务请准时出席,田虚有即席讲话。对迟到的人,不重复讲话内容。不要送钱送物——这是很认真的,他不希望,把这次团聚,变成“扶贫助困”募捐大会。谁带了东西来,或是送出钱来,他会当场拒绝的。这会使他不愉快的。安慰鼓励的话儿,就免了——他目前的精神状态,还不错,至少暂时还不需要这些。有什么治疗肝癌的信息——包括好的医院、医生、药物,与肝癌抗争取得好成绩的患者,有什么不用开刀的路子……等等,希望大家多多提供。餐饮费用,由田虚付,大家不要“拷瓦爿”(凑份子)——这也是很认真的。
11点10分,“会议”正式开始。到底还是晚了10分钟。
共到45个人。通知,是大年廿九之后才发出去的,有的朋友,已离开杭州,回乡下老家过年,或是到外地旅游去了。有的联系不上。也有的是不想来。
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提前到达的。那从外地赶来的朋友,甚至早了一、两个小时,在大厅里候着。真令人感动。迟到的两个人,是因为先误投到同一条路上的浙江饭店去了。如此严谨的与“会”态度,单位里开会,是万万做不到的。
准备了麦克风和录音机,这是我的授意。
在广电系统工作的汪——是一位非常热情、诚恳的朋友,还携了摄像机、数码相机来。
50位乙肝病原携带者的绝对真实故事与“癌中之王”共舞(3)
那气氛,颇有点大战临头的感觉。
这个大包厢,临着街,装修得很豪华。有一面斜墙。挤着坐了四桌,空出一桌,预备人再多了,再开那一桌。节俭着点,治癌要花大钱。每桌的价格,我也取了一个马马虎虎过得去的数。只能保证大家吃饱,好是谈不上了。
看上去,还是蛮热闹的。人声嘤嗡,压倒了外面马路上的嘈杂。
先不上菜,就听我讲,大家品茗。
以下,是我的部分讲话:
各位朋友,新年好!
感谢诸位,能够在肉山酒海的应酬中,抽出时间来,光临我的便宴!
我感谢你们,还因为你们的勇气。
大家知道,我有幸与顶尖级的、明星疾患——癌,交上了朋友。
有位朋友,在接到我的邀请后,就对通知他的人说,“叫老田,取消这次饭局算了!正月里,这又不是什么好事情!”我丝毫没有责怪他意思,我理解。但是,你们能来,是需要勇气的。
我请你们来,有三项内容。
第一、介绍我的病情,包括目前的求治情况。因为大家都很关心。第二、这是春节,本来,我就是要与许多朋友相聚的,我已接到了不少邀请,但那是分散的,现在,就来个一锅端吧。此后,我们可能会有很长时间不能见面了,我得去接受检查、治疗……(有句话,我没有说出来——我也有可能在手术台上下不来)第三、我要向你们求助。希望你们提供,关于治疗肝癌方面的信息。
4月11日
下面,我来讲一讲,我发现癌症的过程。
我得过乙肝。那是在1983年。开始,我检查得还是蛮勤的。后来看看,肝功能的各项指标都正常了(一直到现在,查出了癌症,还是正常的),就慢慢地,检查少了。最近,有好些年,不检查了。
我疏于检查的另一个原因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的,对乙肝病人(包括“健康带菌者”)的岐视现象。像我们报社这样的单位,算是文明程度比较高的,也不能少免。在我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去上班。便有人跑到医务室去,大吵大闹,说是像田虚这样的乙肝病人,怎么能让他上班!那吵嚷者,被医务室的负责人“骂”了个狗血喷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自私的!难道你永远不生病了?!我所在的部门负责人,也拒我回本部。医务室的wang——负责评估我健康状况的医生,被上级部门叫去“质询”。问:“你能保证他不复发么?” wang答:“根据他目前的检查指标,是完全可以上班的。医院也是这么建议的。至于他会不会复发,我怎么能保证?好好的没病人,都要生病呢!”
我非常感谢这两位仗义执言的前辈和兄长,他们与我非亲非故,除了我去看病,他们给我开药之外,没有什么何交往。而且,我进报社不久,头上没有任何乌纱,完全属于“无名鼠辈”。他们得两面作战,且对“冒号”出逆耳之言。他们的这种做人风骨,一直成为我人生的楷模。
我那时候,年轻气盛,跑到办公室去,把我们的头骂了一顿,这是真正的骂:“你这种人,一点人情味都没有!人家国外做元首、王妃的,连艾滋病人都不岐视,还要去与他们握手。你有什么资格当领导!”
我还得感谢,人事处的一位善良的女领导,她极尽斡旋、帮助,才使我得到回本部上班的资格,饭碗不丢。
人是去了,那位闹嚷者,以及被我抢白过的“冒号”,表面上都对我还客气,实际上,把我作瘟神对待。我所碰触过的东西,那闹嚷者视之为“疫情区”。当我走过去的时候,他们会巧妙地避远,仿佛在被我推向前去的空气里,有成群结队的乙肝病毒,向他们扑将过去。那日子,你们想像得出来,是怎么过的。
当然,我也赞赏,闹嚷者和不让我回部里的“冒号”们,所具备的自我保护意识。只不过,要有度。
我今天旧事重提,并不是说,对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