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 慢性乙肝的急性发作,如果转氨酶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以上,有明显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85。5毫摩尔/升,暂时不宜服用拉米夫定及其他抗病毒药,应以保肝治疗为主,待病情缓解时可给予拉米夫定。尽管拉米夫定还为发现有免疫调节作用,但在肝炎急性发作期,为防止免疫损伤,还是慎用。
4) 孕妇慎用,拉米夫定对胚胎的影响缺乏临床资料的支持,在动物试验中,大剂量曾发现对胚胎的影响,但是现有的资料表明,暂未发现拉米夫定致畸的案例。
5) 幼儿、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移植等的应用和注意事项,可以参考《2003年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YOUYU麻烦简述)
15 拉米夫定的停药
注意:停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
防治乙肝的黄金手册乙肝科普常识精编(10)
抗病毒药物的停用,可能会造成反弹。应考虑好反弹后的相应措施。降酶药物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反弹,应该减量停用。
完全应答是抗病毒治疗的停药标准,一般在此状态下停药,反弹的几率会小一些,相对稳定一些,一般建议在达到完全应答后,继续使用抗病毒药物半年及以上,作为巩固期。
对于大三的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完全应答标准:肝功复常、DNA转阴、血清转换。
而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患者的停药,请遵医嘱,比如前c变异的患者,没有具体的停药标准,医生会根据情况处理。而对于肝脏疾病严重者,在使用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物时,慎重停药,即使变异一般也不建议停药,停药可能会加重病情。停药后请注意定期随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6 乙肝病毒的变异
乙肝病毒是一种高度变异的病毒,这造成乙肝治疗上的困难。变异的原因很多,有的变异是因为免疫压力下自然发生的变异,以逃避免疫系统的打击。作为药物也存在促使或对变异存在选择的作用。很多人非常恐惧变异,认为变异很可怕,其实并非如此,变异后的病毒一般活性反而会降低,只是由于变异,造成药物的应用范围窄,治疗上相对困难一些,而且致病性可能存在一定的改变。很多人有疑问,乙肝疫苗或感染乙肝后产生的抗体,是否对变异的病毒有抵抗作用呢?回答是肯定的,对于这些常见的变异,抗体均有很好的防护作用,除非在病毒发生抗体逃逸突变时,会发生免疫失败的现象。
目前对病毒的研究得知,长链DNA有4个开放性读框,分别编码HBsAg的S基因、HBcAg的C区及HBeAg的C区基因、HBxAg的X区、和DNA多聚酶的P区。这4个编码区均可发生突变,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变异:
1)S区基因突变包括S亚型点突变和抗体逃逸突变。
前者是在HBV持续感染过程中,自然出现的变异。后者是疫苗受种者或应用抗HBsAg单抗/多抗治疗的患者体内发生的变异。S区变异造成无法正确的表达Hbsag,可能呈阴性,失去了与抗…HBs的结合力,造成免疫失败。这是造成母婴阻断失败和肝移植患者HBIG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同时专家指出,滥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IBG),也可能促使变异的发生。
2)前C区变异。
以前人们普遍认为HBeAg是病毒活跃复制的标志,抗…HBe阳转表示HBV复制减少或基本停止。但根据多年临床的观察和研究,血清H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患者含有高滴度的HBV DNA,提示HBV复制活跃,原因,就是病毒前C区基因发生突变,无法正确的表达Hbeag,Hbeag呈阴性。所以前C变异的主要特征,是小三阳、DNA阳性。前C变异的发生一般是在免疫压力下自然发生,以逃避免疫的打击,所以发生前C变异后,病毒相对更难清除,而且药物的应用范围也相对局限。一般认为,干扰素对前C变异的患者,效果不好,停药易复发。而拉米夫定和其它核苷类药物对前C变异的效果较好。另外阿地福韦、恩替卡韦、LDT等正在临床试验的药物已经被证明对前C变异有效,这些药物的上市,将缓解一些患者的需求。
3) P基因区突变。
主要是常见的YMDD变异。P区基因编码病毒DNA多聚酶蛋白,HBV DNA聚合酶包含4个小的高度保守的结构域,分别为A、B、C、D区。YMDD基序是指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基序,位于HBV的C区,是DNA聚合酶的活性部位。拉米夫定结合于此区,干扰HBV的复制。长期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可导致YMDD基序中的蛋氨酸(M)被异亮氨酸(I)或缬氨酸(V)替换,后者常伴有第528位亮氨酸(L)被M替换。也可伴有其他逆转录酶编码区或HBV基因组其他位点的变异,变异发生后导致病毒对拉米夫定出现耐药性,一般拉米夫定耐药株的P基因变异多位于B区和C区,其中以C区YMDD变异最为常见;而泛昔洛韦耐药株的P基因变异多位于B区,两者较少重叠。但是存在一定的交*耐药。
4) X基因区变异,目前对该区的作用尚未充分了解,故称X区,尚有待研究。
一般拉米夫定耐药在服用半年后即可出现,一年后比例上升,以后逐年递增,具体表现为DNA重新转阳或复制程度上升,继续服用拉米夫定,仍然可以抑制野生株的复制,如果停用,造成野生株的恢复复制,可能会造成肝功波动或加重病情,尤其对于肝病严重者,应慎重停药。停药后由于变异株的活性比野生株低,野生株在一定的时间内仍然可以恢复成优势株,服用拉米夫定,仍然有效。另外,其它主要抗病毒药物,对拉米夫定耐药株无交*耐药,可以使用,包括干扰素、阿地福韦、恩替卡韦、LDT。
17 正确使用评价拉米夫定的作用
18 使用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很多患者存有一定疑虑。媒体也曾作过一些负面报道。但是我们不能一叶障目,要客观对待之。
19 实事求是说,现今下,在我国拉米夫定无疑是被滥用了。有些医生仅仅凭患者DNA阳性,就轻易让患者服用拉米夫定,而在患者肝功正常的情况下,这样的治疗的效果无疑是低下的,长期服用造成耐药的几率很大,停药也造成一定的麻烦。同时很多患者也私自买来服用,造成不好的后果。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正确认识拉米夫定的作用,既不要轻率使用拉米夫定,也不能一概否定。需要使用的时候,不要害怕犹豫,对慢性患者的治疗是有好处的,远期能进一步的减缓肝脏的损害和纤维化。另外,由于阿地福韦和其它新药的上市,拉米夫定耐药造成的风险正在进一步减小,服用拉米夫定者不必过于担心病毒的变异和停药的反跳。
防治乙肝的黄金手册乙肝科普常识精编(11)
20
21 四) 乙肝检测
22
23 主要阐述一些乙肝的相关检测的方法、数据以及其表达的临床意义。
24 目前乙肝相关的检测主要有:两对半、HBV…DNA、肝功能、B超、肝纤血清检查、肝穿刺(肝活检)等等,这些也是介绍的重点。
25
26 1 两对半检测
27 单纯的检测两对半,并不需要空腹进行,只是由于通常两对半、肝功能一起检测,所以为了避免造成检测的误差,一般建议还是空腹进行。
28 两对半的检测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定性相对比较便宜,只标明阴性或阳性,比较直观,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定性检测就已经足够,并非一定需要定量检测。定量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一点趋势,作为参考,其实意义并不是很大,也绝对不能用作治疗效果的判断。
29
30 2 核心抗体HBcAb-IgM、HBcAb-IgG检测
31 HBcAb-IgM阳性是乙肝病毒急性感染和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具有高度传染性。HbcAb…IgM阳性还可见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而HB…CAb…IgG阳性高滴度是指正在感染,HbcAb…IgG低滴度则指过去感染过HBV,具有流行病学的意义。
32
33 3 HBV…DNA检测
34 DNA的检测的目的主要是判断目前患者病毒复制程度的大小,也是传染性大小,尤其在判断乙肝的转归,以及用药前后的疗效的判断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是重要的用药指征之一,尤其是抗病毒治疗。现在这种基因的检测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无良的欺骗性的医院,以“基因检测治疗”作为幌子,骗取患者的信任。其实这只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检测而已,并非什么基因疗法。
35 DNA的检测目前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定性方法一般比较准确,很少出现误检,但是精度相对较低。一般值精确到E05,而且报告单上只标明阴性或阳性。定量的方法,一般来说准确性较差,但精度较高。由于采用的是PCR(聚合酶链反应)体外扩增,即使血清中有微量的病毒,也可以检测出。但实际上,由于技术的限制,一般只能精确到一个数量级,目前精度最高的在E02。也由于各家医院实验室采用的方法和试剂的差别,造成的精度也不一样,所以就出现了参考值不一样的情况。一般阴性的表示方法是<;参考值copies/ml,表示未检测到。当然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精度不断提高,以前一些DNA阴性的患者也会被检测到,这个很正常,慢性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是肯定存在复制的。鉴于各家医院的设备不尽相同,所以建议患者应该定点一家信得过的医院检查,这样前后的数值才好比较。
36
37 另外提醒一下,PCR的实验室的规范是非常严格的,一些小的医院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