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足下皆云漫”的图境进行烘托;用“大风扬积雪击面”、“冰雪,无瀑
水,无鸟兽音迹”等烘托气候的严寒。叙事简练,语言形象、选材典型,结
构严谨。描写细致。充分表现出雪后泰山的特点情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
象。此文较好地体现了“桐城派”的特点,后世流传很广,不少人争相效仿。

(傅春明)


黄景仁(1749~1783)字汉镛,一字仲则,江苏武进人,清中叶诗人。
他出身贫苦,一生不得志,曾漫游中原,奔走于大江南北以谋生计,后为债
家所逼,又游陕西,病逝于山西。他怀抱不平,但缺乏力量,作品多写个人
愁苦,表现了哀怨婉丽的独特风格。他的作品缺乏广阔的社会内容,不能深
入揭露社会矛盾,之所以传诵一时,主要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盛世”
士大夫的苦闷之情,有浪漫主义特色。

(傅春明)


《都门秋思》(五剧车声隐若雷)七言律诗,作者黄景仁。《都门秋思》
共四首,本篇原列第二。诗中通过京城的繁华与作者穷愁潦倒孤苦生活的对
比,表达了对现实强烈的不满之情,同时也揭露了所谓乾隆“盛世”的社会
真象。以个人的亲身经历、切身体会,感人肺腑。“寒甚更无修竹倚”、“全
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都是诗人自己的切身感受。用京城的繁
华与自己的贫苦作对比,用“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佳人衬托自己的
孤苦。情景交融,充分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
力。

(傅春明)


陈端生(1715~1796)字春田。浙江杭州人,清代弹词女作家。出身书
香门第。清代诗文家陈兆仑的长孙女。少聪慧,在家中受到父母很深的文学
影响。大约18 岁时,她开始创作《再生缘》,20 岁前写成前十六卷,这时
她还是一个闺中少女。就在这一年她遭母丧,精神过于痛苦而辍笔。出嫁后,
丈夫遭贬,精神苦痛,十余年间仅补写了第十七卷。直到46 岁逝世,也没有
将这部杰作最后完成,成为终生憾事。

(傅春明)


《再生缘》弹词。属弹唱文学。全书二十卷,60 余万字,基本上是以
七言排律写成的,中间夹以表叙和说白,前十七卷为陈端生所作,后三卷是
梁德绳夫妇所续。该书以元代为背景,叙述成宗时尚书孟士元之女孟丽君同
云南总督皇甫敬之子皇甫少华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昆明才女孟丽君,才高
貌美,云南总督皇甫家和豪族刘奎壁家,争聘为媳。后孟父士元选皇甫少华
为婿,于是遭刘家疾恨。刘奎壁设计陷害皇甫全家,逼娶丽君为媳。于是丽
君改名换姓,女扮男装,考中状元。由于她的才能出众,升任右相,与父兄
同僚,将丈夫作为门生,不肯认父认夫。后因太后出面调解,才得父女相认、
夫妇团圆。《再生缘》不仅文辞优美,叙事生动,描写细腻,而在结构上也
做到线索清晰,首尾贯通,错落有致,节奏分明。全书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人物形象塑造鲜明,心理描写细致生动,当时流传很广。

(傅春明)


李汝珍(约1763~约1830)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
代小说家。少时即不喜作八股文,后受业于凌廷堪,研习经史百家,兼及音
韵。又对书画、星卜、棋类等触手成趣。38 岁左右,曾任河南县丞,率民夫
数十万防御黄河决日。因一生豪爽坦率,不与统治者合作,以至穷愁潦倒。
晚年,竭尽二十余年心血,作成长篇小说《镜花缘》,歌颂女子才华,表现
了尊重妇女地位的民主思想。但亦有宣扬节孝观念和因果报应的迂腐之处。

(王光泽王教法)


《镜花缘》长篇小说。清李汝珍作。一百回。前半部写武则天于寒冬时
诏令百花开放,众化神不敢违抗,只得开花,因而遭玉帝怒责,被谪下人间。
为首的百花仙子托生为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赴试中探化,因事被贬,看破
红尘,游历海外,经三十余国,后入小蓬莱山求仙而不归。唐小山又出海寻
父,终不遇而归。后半部写武则天开女试,由花神托生的一百个女子都考中
了才女,设“红文宴”;在筵席上弹琴赋诗,行令论文、卜相伎艺,显示各
自的才能。作品前半部通过对虚幻的海外世界的描写,对现实社会的人情世
态多有暴露和讽刺。特别是关于“女儿国”的描述,显示出对男尊女卑观念
的否定,表现了一定的民主主义思想。小说所写众多“神话国家”,虽取自
《山海经》,但比原作更加丰富,且被赋予深刻寓意。全书想象丰富,构思
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王光泽杜素贞)


蔡元放(约公元1755 年前后在世),名夏,号野云主人,七都梦夫。
秣陵(今南京)人。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生活于清乾隆年间,好评小
说。今所见者,有评定本《东周列国志》二十七卷一百零八回,评《水浒后
传》十卷四十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水浒后传》经改订后,回目文
字,已均非陈忱原作之旧。

(王光泽杜素贞)


《东周列国志》长篇讲史小说。蔡元放作。最初底本为明余邵鱼所编《春
秋列国志传》,明冯梦龙据史重修,成《新列国志》,共一百零八回,叙事
以《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为主要依据,又采用《吴越
春秋》等先秦传说故事作补充。其间亦有若干虚构情节。结构大,篇幅长,
注意细节的渲染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内容和艺术上均大大超过了余氏原作;
清蔡元放又对冯本加以修订,并加上大量评语,改成今名。全书起自周幽王
被杀,平王东迁,止于秦始皇统一。叙述了春秋战国时期五百多年的历史故
事,对腐朽黑暗的政治和统治者的昏庸荒淫,多有揭露与评击。语言朴素自
然,人物形象刻画细致。在传播历史知识方面是有功绩的,两百多年来,广
泛流传。

(王光泽王教法杜素贞)


《元诗选》诗歌总集。编者清代顾嗣立,字侠君,江苏长州(今江苏苏
州)人。顾氏生前编好并刊刻一部分,另一部分残稿,由其再传弟子席世臣
与顾氏曾孙顾果庭共同整理补订,历十年成书,于嘉庆三年(1798)付刻。
《元诗选》分初、二、三编,每编以天干数再分为甲集至壬集,另以癸集收
录零篇断章,不成卷帙之作。此书每编包括100 位诗人的诗集,三编合附见
者共选录元代诗人340 家。另有癸集收2300 多家,其中籍贯时代不明的420
家。全书共收作家2600 多人。书中所收录各家,都有小传和评语。书有宋荦
序,序中强调了元诗的重要性,对元诗的评价也大体符合史实。《元诗选》
搜罗甚完备,有的采用全集,有的根据选本,是现今保存元诗最丰富的总籍,
内容大体反映了元诗发展的全貌。

(徐志伟)


《元文类》诗文总集。原名《国朝文类》。编者元代苏天爵以私人之力,
耗费20 年光阴,于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编纂成书。全书共70 卷,诗8
卷、文62 卷。录自元初至延祐间诗文,其中收诗300 多首,文530 多篇,按
内容和体裁分为赋、骚、乐章、古诗、律诗、绝句、诏赦等43 类,共有作者
162 人。陈旅说苏天爵编此书的动机是:“以秦汉魏晋之文,则收《文选》。
唐宋之文则载于《文粹》、《文鉴》。国家文章之盛,不采而汇之,将遂散
轶沉泯。”《四库全书总目》载:“是编去取精严,具有体要,自元兴以逮
中叶,英华采撷,略备于斯。”从文学角度讲,过去有人认为《元文类》与
《唐文粹》、《宋义鉴》“鼎立而三”,它们分别代表了三个钥代最好的选
本。从史学角度看,它又是一部了解元朝历史,特别是元朝初、中期历史的
有重要史料参考价值的文集。

(徐志伟)


《古文观止》历代散文选本。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并经吴兴祚审
定。吴兴祚,字伯成,号留村。官至两广总督。平生颇多著述。此书于康熙
三十四年(1695)刊行,分12 卷,选录自先秦至明末古文,共222 篇。卷首
有吴兴祚序,称楚材为其从子,调侯乃其从孙。编选此书的目的是为“正蒙
养而裨后学”。在编排上,按时代先后分周、秦、汉、六朝、唐、宋、明7
个时期,由此可以纵观古文发展的源流,了解作者的不同风格。此书所收以
散文为主,兼取骈文。每篇文章都有简要评注。选材广泛,文体风格多样,
繁简适中,较少派别偏见,加之入选颇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故传世不衰,影
响甚广。但此书亦有失当之处,如先秦文未选诸子,汉文未选《汉书》,辽、
金、元三代又付阙如,因而本书还不能反映中国散文发展的全貌。

(徐志伟)


《词林摘艳》散曲、戏曲选集。编者明代张禄,字天爵,自号友竹山人、
蒲东山人,吴江(今属江苏)人。刘楫在《词林摘艳》序中云:“去其(指
《盛世新声》,编写者注)失格,增其未备,论者止之,脱者增之。”故此
书是为订正《盛世新声》而编。全书10 卷,嘉靖四年(1525)刊行。共收套
数325 章,小令286 阕。内容除订正、删减者外,新增加了一些杂剧的遗文
逸曲,以及大量未见他书的散曲(包括时调小曲),均为极珍贵的戏曲、散
曲史料。编者为所辑作品加注释、指出作者姓名、题目及所采用的戏文、杂
剧名目,使此书较之《盛世新声》面貌焕然一新,给后世研究者提供了极大
便利。总之,在明人编选的曲集中,《词林摘艳》实为编选态度严谨、失误
最少的一部。此书今存嘉靖四年原刊本,最为珍贵。

(徐志伟)


《杨家府演义》长篇小说。全称《新编全像杨家府世代忠勇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