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等28 门,详细记载了沿途所经各地的山川地理、风俗礼仪,来经航路等,
我国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的最早记载就原于此书《海道门》,由于徐兢工书画,
因而还将沿途地图绘于此书,对研究宋代航海技术及高丽等国风俗极有帮
助,遗憾的是此书“靖康之难”中怯失,后虽得其书,图已无。

(朱松美)


胡寅(1098~1156)南宋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字朋仲。胡安国侄,
养为己子。靖康初,因荐为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张邦昌立,弃官
归。绍兴中,召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后除礼部侍郎、兼侍讲直学士院,
除徽猷直学士,致仕,归衡州。秦桧仍以讥仙朝政削其职,桧死,复官。有
《读史管见》30 卷。另有《论语详说》及《斐然集》。

(王德靖)


《该史管见》宋胡寅撰。30 卷。此书为读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有感
而作。他认为《通鉴》“事虽备而立议少”,于是以《通鉴》事实为据,对
上起周秦,下迄五代人物、事件均大加议论,措辞颇为严苛,特别是对北宋
徽宗黑暗统治,蔡京、童贯受宠祸国及秦桧媚金议和多所揭露与抨击。于1155
年成书。此书议论固然有许多可为后人参考,但大部分是作者就事论事,有
些甚至不分青红、横加妄断,且议论多假借之语,以自圆其说,故后代许多
学者对此书颇多微辞。

(王德靖)


范如圭(1102~1160)南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字伯达。少从胡
安国学《春秋》,建炎进士,绍兴中迁校书郎兼史馆校勘,与修《哲宗实录》。
秦桧主议和,如圭责以忘仇辱国。桧死,上书请籍荆淮旷土,效古助法,别
为科条设法。以直秘阁提举江西常平茶盐,移利州路提点刑狱,知泉州。去
官后居邵武。忠孝诚实,其学根于经术,不为无用之文。曾辑至和、嘉祐间
名臣奏章36 篇为书以献。有集。

(王德靖)


郑樵(IJ04~1162)字渔仲。福建路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
南来历史学家。从小受到良好家教,刻苦读书,有远大抱负。十六岁时丧父,
便在越王台峰下结庐读书,后从其兄郑厚读书,又筑草堂于夹漈山上,谢绝
人事专心读书。1158 年,高宗特诏他来杭州召对,并授任右迪功郎、礼兵部
架阁。但不久为御史叶仪问上书弹劾,改监谭州南岳庙,官给笔札,1161 年,
他带所著《通志》200 卷到杭州投献。入为枢密院编修官,后又兼摄检详诸
房文字,因积劳成疾,于次年春不幸在京病逝。生平著作丰富,共有著述84
种,1000 多卷,500 万字。长于治史,对经学、礼乐、天文、地理、草木虫
鱼等方面均有研究。《宋史》卷436 有传。

(王德靖)


《通志》宋郑樵著。200 卷。体例仿《史记》但有所创新,全书分五大
部分:《帝纪》18 卷,记三皇五帝至隋各代帝王事;《后妃传》2 卷,记前
汉至隋各代后妃事;《年谱》4 卷,记三皇五帝至隋各代重要史事;《略》
52 卷,记上古至唐各代典章制度及其沿革;《列传》124 卷,记周至隋各代
重要人物。其中20《略》(相当于正史中之“志”)很有创新,是全书精华。

(朱松美)


吴曾字虎臣。崇阳(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史学家。生卒年不详。博
闻强记,知名当时。因应试不第,于绍兴11 年(1141 年)献书秦桧,得补
右迪功郎,后改右承奉郎、宗正寺正簿、太常丞、玉牒检讨官,迁工都郎中、
出知平州,后辞官。依附秦桧,为投降政策辩护。有笔记《能改斋漫录》。
今人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对此书有详细评述。

(张福运)


《能改斋漫录》南宋吴曾撰。编刊于绍兴24~27 年(1154~1157)间。
孝宗隆兴初(1163 年),因仇家告讦,诬此书“事涉讪谤”,遂被禁毁。至
光宗绍熙元年(1190 年)始重刊版。但新版经过删削,已非旧观。下及元明,
刊本又绝。今所见者为明人从秘闻抄出。共18 卷,分13 门:事始、辨误、
事实、沿袭、地理、议论、记诗、记事、记文、类对、方物、乐府、神仙鬼
怪。记载史事、辨证诗文典故、解析名物制度、资料丰富、援引广泛,且保
存了不少已佚文献,因而为后世文史研究者所重视。诸家考证之文,往往征
引其说。但作者党附秦桧,曲意取媚,在书中亦有所表现。考证也有不少失
实处,故曾遭到同时代人普遍指责。

(张福运)


曹勋(?~1174)南宋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字公显。宣和进士。
靖康初,随从徽宗北俘,自燕山携徽宗御衣所书遁归,向高宗建议募死士航
海救徽宗,不为执政所喜,出之于外,九年不迁徙。绍兴中,历成州团练使、
忠州防御使,以容州观察使随何铸使金,说金还梓宫及高字母韦氏。绍兴末,
官至昭信军节度使。孝宗时加太尉。曾著《北狩见闻录》1 卷,所记靖康二
年随徽宗北行事,末附徽字轶事四条。

(赵保学)


《北狩贝闻录》宋曹勋撰。1127 年2 月初,徽宗到金营商谈退兵金银
酬措不足问题,被主扣留,时曹勋及姜尧臣等几位大臣随侍一同被扣,同年
4 月,曹勋与徽宗一同北迁,至7 月才从燕山寻机逃回南京(河南商丘)。
故徽宗被扣及北迁作者皆亲历,此书即作者记录北迁途中事实所成,自1127
年2 月7 日至同年6 月逃归前,书后附有徽字轶事4 条。此书所记内容与其
它史书出入较大,但因此系作者亲身经历,耳闻目睛。故较它书更真实,足
以资史家考证。

(朱松美)


李焘(1115~1184)南宋史学家。字仁甫,又字子贞,号巽岩。眉州丹
棱(今四川丹梭)人。绍兴八年进士,授成都华阳主簿,未至任,讲学于丹
梭龙鹤山。焘博览群书,熟悉历代掌故,性情刚直,每正色以订国论,著《反
正议》14 篇,皆救国之要论。人誉其“如箱松雪柏”。历任蔡州知州、潼川
路转运判官、兵部员外部、礼部侍郎、秘书少监兼权起居舍人、实录院检讨
官、敷文阁学士等职。以主持修史工作最久。焘仿《资治通鉴》体例,历时
40 年,撰成《续资治通鉴长编》,对保存北宋史料作出重大贡献。另著有《易
学》、《春秋学》、《历代宰相年表》、《天禧以来御史年表》:《说文解
字五音韵谱》等。孝宗淳熙十一年卒于长安,谥文简。

(胡志升)


《续贤治通鉴长编》南宋李焘撰。作者立志接司马光《资治通鉴》续
写北宋史事,用了40 年时间终于完成编年体史书《续资治通鉴长编》。此书
叙述自太祖建隆元年至钦宗靖康二年北宋168 年历史,以年月为纲,逐年编
写,内容涉及北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史事,参考了实录、会要、官
书、文集、笔记等,资料丰富、内容广泛。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时先成长
编,丰焘谦虚,认为自己作品不甚精到,只及司马光的《长编》水平,因而
名之曰《续资治通鉴长编》。实际上,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不论就取
材、内容,还是写作手法,史料价值,都绝不亚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不过,其中有许多史事如“斧声烛影”等,尽管引用了不少资料企图说明,
然终无明确结论,以至成千古之谜。

(朱松美)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字景,晚年自号盘州老人。鄱阳

(今江西波阳)人。幼时聪敏,擅长诗词。绍兴十二年(1142)与其弟洪遵
同中博学宏词科。后二年,二弟洪迈亦中是选,于是三洪文名满天下。孝宗
时,历迁司农少卿,权直学士院。累官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
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适喜收藏金石拓本,研究金石文字,并据以
订正史传的讹误。乾道二年(1166)写成《隶释》27 卷。以后又著《隶续》
21 卷。是现存最早集录汉魏石刻文字的专书。另有《盘州集》80 卷。

(袁坤)


《隶释》考释汉魏石刻隶书的专著。南宁洪适撰。作者荟萃碑版189 种,
泽其文,述其所以然,于乾道二年(1166)写成《隶释)27 卷。著录汉魏隶
书石刻文字183 种。并附辑《水经注》中的汉魏碑目和欧阳修《集古录》、
欧阳《集古录目》、赵明诚《金石录》、无名氏《天下碑录》中的汉魏部分。
是书为考隶而作,故每篇皆依其文字写之,然后注明某为某字。并对有关史
事进行考证,订正史传讹误。自有碑刻以来,是书最为精博。是现存最旱集
录汉魏石刻文字的专书,是今天研究汉字流变、石刻碑拓、汉魏历史的重要
文献和珍贵资料。

(袁坤)


洪迈(1123~1202)字景卢,别号野处,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
文学家。其父洪皓。洪迈承藉家学,文名颇盛,与其兄洪适,洪遵被时人称
为“三洪”。于绍兴十五年(1145 年)中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绍兴三十
二年(1162)春,洪迈奉命前往金朝议和,受到金人要挟,但他毫不退让,
几乎因此被扣留。洪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他曾手书《资治通鉴》三遍,
他一生著作颇多,自经史百家,以至医卜星算之术,皆有论述。他精通宋代
掌故。著有《容斋随笔》,很有价值。另外,还编有《万首唐人绝句》,并
著《夷坚志》等书。

(孔祥雷)


《客斋随笔》宋洪迈撰。74 卷。洪迈自幼爱好史学,博览群书,经、
史、子、集无不涉猎,精心研读,凡有所得则随手札记,四十年连续不辍,
遂成一书,名曰《容斋随笔》共分五集:《随笔》、《续笔》、《三笔》、
《四笔》各16 卷,还有《五笔》系其晚年所作,书未及成即死,故仅10 卷。
由于作者学识渊博,尤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