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画。湖上的气候有时也像大海一样变幻莫测。从大西洋来的西风气流能够越过山地直达湖面,使气温下降,产生暴风雨。原本风平浪静的巴拉顿湖顷刻间会风云骤起,雷电交加。因而,巴拉顿湖被赋予“匈牙利海”的盛誉。 
  在巴拉顿湖南岸的西奥福克是湖区最大的休养中心和游览区。它的湖岸线长1 公里,有150 多座疗养院和旅馆。这里也是湖上交通中心,船舶来往如梭,直升飞机也在这里起降。白天,人们可以在大型运动场上锻炼身体;晚上,可以到露天剧场去观赏文艺演出或看电影。 
  巴拉顿湖北岸的巴拉顿费尔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疗养地。如今,这里已建成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在巴拉顿湖西岸不远处,还有一个名叫赫维斯的温泉湖,温泉水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功能。 
  巴拉顿湖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还有许多著名的古建筑。在湖岸南北,分布着古老的罗马式、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建筑。其中最华美的巴洛克式建筑是舒梅格教区教堂。现在,巴拉顿湖区已被辟为国家公园,也是举行水上运动比赛的场所。                                 
布达佩斯的桥   
    静静的多瑙河自北向南,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中间流过。站在河西岸的盖尔莱特山上,布达佩斯全景一览无余。其中,多瑙河上8 座气势雄伟、风格迥异的大桥,十分引人注目。 
  以前,布达与佩斯隔河相望,靠渡船或浮桥沟通交通。19 世纪中叶,佩斯城发展为科学、文化和商业中心。在匈牙利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兼作家塞切尼。伊斯特万倡议下,由英格兰工程师威廉。克拉克设计、苏格兰工程师亚当。克拉克主持修建的链桥于1839 年动工,1849 年11 月21 日正式通车。 
  这是布达佩斯多瑙河上的第一座永久性桥梁。大桥建成后,布达和佩斯两城连为一体,1872 年至1873 年,正式合并为布达佩斯。 
  链桥是一座以巨大钢索为骨架、河中两座石墩为支撑的3 孔铁结构桥。 
  桥长380 米,宽15。7 米,两座桥墩相距203 米。它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桥的两端各有一对巨大的石狮,是匈牙利雕刻家毛尔绍尔科。亚诺什的作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链桥遭到破坏。1948 年开始重新修复,并于1949年建桥100 周年时通车。链桥历史悠久,结构巧妙,造型美观,既是布达佩斯的名胜也是布达佩斯的象征。 
  继链桥之后布达佩斯的第二座永久性桥梁是玛格丽特桥,由法国工程师恩斯特。古安设计,巴黎埃菲尔铁塔设计师埃菲尔也在其中助一臂之力。玛格丽特桥于1872~1876 年建成,是布达佩斯合并为一市后修建的,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自由桥建于1894~1896 年,原名费伦茨—尤若夫桥。桥两端石墩上有两对铁塔式建筑,塔尖上有4 只金色神鹰,似在河面上翱翔。这座桥是二次大战后布达佩斯人民修复的第一座桥,因而以“自由”命名。桥西正对着的是盖尔莱特山上的自由女神铜像。 
  伊丽莎白桥原建于1897~1903 年,单跨度为290 米,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梁。二次大战中被炸断,1964 年重新修建,全桥呈白色。现在桥上可对开6 辆汽车,是通往旅游胜地巴拉顿湖和邻国奥地利的必经之路。 
  裴多菲桥初建于1933~1937 年,以匈牙利著名爱国诗人裴多菲的名字命名。二战中也被毁,1950~1952 年修复,1980 年加宽。 
  阿尔帕德桥于1950 年建成,以匈牙利历史上一个部落首领的名字命名。 
  1981 年又进行了加宽。它的西端连接着古布达的巨大立交桥,反映了当代匈牙利的建筑水平。 
  在6 座公路桥的南北两面,还各有一座铁路桥,是连接匈牙利东西部的两条大动脉。横跨多瑙河上的这8 座大桥,风格各异,为古城布达佩斯增添了姿色。                                 
勃兰登堡门   
    勃兰登堡门位于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是柏林的象征,也是德国的象征。 
  早在1769 年,查理大帝就提出建造勃兰登堡门计划。由当时的宫廷建设总局局长卡尔。朗汉斯负责这一工程。1788 年,开始动工修建。1791 年,勃兰登堡门完工。这座庄严肃穆、巍峨壮丽的建筑充分显示了处于鼎盛时期的普鲁士王国国都的威严。 
  朗汉斯是德国古典主义艺术的最早的代表人之一。他在勃兰登堡门设计上参照了古希腊雅典卫城城门的式样,使之富有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勃兰登堡门高20 米,宽65。5 米,进深11 米,有5 条通道,中间的通道宽于两侧的4 条通道,是专为皇家成员通行而设计的。5 条通道各有6 根高14 米、直径1。73 米的立柱,前后对应。前后立柱之间为墙,将5 条通道分别隔开。门顶为梯形,正面镶嵌着大型浮雕。门顶的中心最高,安置着一尊驾着四马两轮车的胜利女神铜像。女神右手举起的铁十字架上站着一只展开翅膀的鹰鹫。塑像高6 米,是德国雕塑家沙多夫的精心之作。这是象征当年战争胜利的标志。1756 年至1763 年,普鲁士王国经过7 年战争才最终获得德意志联邦国家的统一。 
  从1791 年勃兰登堡门建成,到1990 年10 月3 日东西德统一,勃兰登堡门经历了200 年的战火洗礼。1807 年,法兰西皇帝拿破仑占领普鲁士后,抢走了胜利女神雕像。到1814 年,拿破仑在莱比锡战败并在枫丹白露宣告退位后,胜利女神才由德国人从巴黎带回。19 世纪时,德意志帝国崛起,勃兰登堡门成为显示德意志武力的阅兵台。在希特勒法西斯统治时期,勃兰登堡门又成为第三帝国炫耀武力和政治宣传的场所,耀眼的卐字旗悬挂在门楼上。 
  1945 年,二战炮火将胜利女神雕像毁坏,1958 年重新铜铸时去掉了女神手中的铁十字架和鹰鹫。 
  二次大战结束后,东西柏林分治,于是勃兰登堡门在经历了凯旋的荣耀和失败的耻辱后,又成为德国分裂的标志。1961 年8 月,东德建起柏林墙,柏林墙沿勃兰登堡门左右两侧延伸。1989 年12 月,柏林墙被拆除,勃兰登堡门被包围了整整28 年。1990 年10 月3 日,勃兰登堡门旁边的广场上人山人海,柏林人在尽情地庆贺德国的统一。                                 
菩提树下大街   
    菩提树下大街是德国首都柏林的著名街道,也是欧洲著名的林荫大道。 
  它东起马克思—恩格斯广场,西至勃兰登堡门,全长1390 米,宽60 米。街两边4 行挺拔的菩提树,像翠绿的长廊,笔直地伸向勃兰登堡门。 
  菩提树下大街始建于1647 年,最初街道两侧即种满菩提树和核桃树。后因街道扩建,树木多被砍伐,1680 年又重新种上菩提树。到腓特烈大帝在位时,它已成为柏林的一条交通要道。在大街东头的马克思—恩格斯桥桥墩上,耸立着8 座大理石雕像。这些雕像是19 世纪中叶的杰作,刻画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各位女神形象,她们体态婀娜,栩栩如生。1942 年,为了免遭战火破坏,这8 座雕像被拆下来保存在西柏林,1984 年,它们才重新出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桥上。 
  100 多年前,德国诗人海涅曾在菩提树下大街24 号住过。当时他站在马克思—恩格斯桥上俯瞰这条大街,“右侧是巍峨壮观的兵器馆、崭新的卫戍大厅、大学和学院;左侧是皇宫、歌剧院和皇家图书馆”。1945 年,德国法西斯灭亡前的最后血战就发生在这一带,菩提树下大街成为一片废墟。现在的一切,大都是战后按原样重建的。 
  街东端的一幢巴洛克式建筑,始建于1695 年,用了11 年才建成,最初是作为王家兵器馆。这是菩提树下大街上历史最悠久的建筑。1945 年在大轰炸中被炸毁,战后用了16 年时间重建,现在已成为德国历史博物馆。馆内收藏有雕塑大师施吕特尔的22 尊阵亡将士头像,为馆内珍品。 
  在博物馆西侧的一座罗马古城堡式建筑,就是原来的卫戍大厅,建于1817~1818 年,现在是法西斯军国主义受害者纪念堂。堂内大厅呈长方形,有深色大理石护壁,中央有一个多角形平面水晶玻璃座,燃着“永不熄灭之火”,正面墙壁上刻有“献给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受害者”的德文字样。 
  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和代表团常来这里敬献花圈。 
  与纪念堂遥遥相对的广场上,南面是旧日的皇家图书馆,1895 年,列宁曾在这里阅读沙俄查禁的许多书籍。现在这座图书馆已成为洪堡大学的一座教学楼。洪堡大学创建于1810 年,马克思、恩格斯曾在这里就读,黑格尔、费尔巴哈、爱因斯坦曾在这里执教。这所大学一直是学者名流荟萃之地。在广场东侧,是著名的德国国家歌剧院,在二次大战中被炮火破坏,1955 年才得以修复。 
  在菩提树下大街的街心花园前端,有腓特烈大帝铜像。他戎装跃马,手执利剑,英姿勃发。在腓特烈铜像后的一片绿荫中,隐约可见大街西端的勃兰登堡门。                                 
科隆大教堂   
    坐落在德国科隆市中心的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建筑。 
  大教堂的兴建是天主教和中世纪文化在欧洲勃兴的象征。1164 年,德意志帝国皇帝、科隆大主教莱纳德征战意大利米兰时,夺得一件珍贵的战利品——朝拜初生基督的东方三圣王的遗骸。于是,科隆成为继西班牙的圣地亚图、意大利的罗马和德国的亚琛之后最有名的朝圣地。1238 年,法国国王从拜占廷皇帝手中购得耶稣受难时戴的荆冠,于是巴黎成为科隆最强有力的竞争者。为保住圣地的地位,科隆主教团决定修建一座世界上最大、最完美的大教堂,来供奉这份遗骸,建筑风格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