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863-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爱情-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的故事,但作者对这些并无特殊的兴趣。他干脆用蚂蚁来表征人类的性爱。蚂蚁代表什么呢?它们为了食物到处转游,从不嫌弃肮脏的东西;而在往阴暗的地方搬运食物的过程中,它们又常常过分耽溺于搬运的行动本身,而忘记自己正在走向死亡这一事实。总而言之,蚂蚁是一种因为“吃的命题”而丧失了所有自由意志的存在。    
    把蚂蚁的象征义引申一下,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见面后相爱的行为,最终也只是一种生存的行为而已,所以往这种行为中注入尊严感有点让人觉得怪怪的。主人公“我”和一个女人一起住进旅店,很自然地做爱,然后又都马上睡着了。凌晨时分“我”偶然起来,发现自己昨晚扔掉的避孕套周围聚集着许多蚂蚁。蚂蚁是因为发现了食物才聚集起来的,这使“我”不由想到,如果不是因为避孕套,自己的精子或许会孕育出一个新的生命,从而产生了一种被偷的感觉。然而更重要的是过了几年以后“我”所感觉到的东西,那就是,当时蚂蚁冒着生命危险聚集在一起的原因不是他的精液,而是沾在避孕套顶端的那种类似嗻喱的东西。对“我”来说,男女如何相爱、怎样交流感情并不重要,即便一见面就做爱也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他当时看到的东西。这个“我”是个看到牛奶盒子也能想到女性阴部的人物,所以虽然从一开始就已经被规定为是一个性变态;然而,到本卷结束时作者却全部推翻了自己的叙述行为。他似乎想据此表明,在这个地球上并不存在超出能感觉到和能联想到的性欲之外的所谓变态性欲。也许性欲本身就是变态的?也许人类超出保存种族需要的所有性行为本身都具有变态的属性?关键是周围的人怎么看待“我”的行为,说“我”是一个性变态,只不过是周围人的看法而已,并不代表其本身。    
    作者试图通过“我”和“他”来认知的东西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在这个时代,所有的一切都是用来消费的。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持续的是农耕社会,在那个社会里人类互相依赖并互相信任。之后到来的是产业革命带来的工业社会,在工业社会里,农耕时代被普遍认可的价值观日见式微,取而代之的核心价值观是:在工厂或单位里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钞票。继工业社会之后到来的社会叫做信息社会、商业社会或消费社会。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所谓价值的首要体现就在于有没有购物所需要的钱?有多少?而高消费社会的特点就是,你所购的东西一旦变旧就得扔掉,然后再去买新的。在这样的价值观支配下,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崇高的精神,不但一般的人类行为和感情,连爱情和性也都可以成为消费品,发展到现在,甚至连人类所约定的时间观念也成了随便使用后就扔掉的消费手段。    
    “我”在时间面前非常忧郁,却不知道为什么忧郁。人类曾经对诸如为什么伤感,为什么高兴,为什么去爱,又为什么存在这样的问题作出过自己的回答,那么,现在是不是到了必须重新做出回答的时候了呢?因为感情和爱情也变成了消费品,所以即便面对自己真心相爱的人也能直觉到,要不了多久,这种爱就会被消费掉而归于消失。就算不能直觉,也能通过条件反射认知到这一点。这怎么能不让人忧郁?这是一种不但先于告别,而且先于相识的忧郁。相识不如干脆没见过面,因为如果没见过面,就不用担心被消费,然后像垃圾一样被扔掉。日子是用来被消费的,时间是被用来消费的,爱情也是被用来消费的,所以人在消费社会里过的是蚂蚁一样的生活。生活在高度消费的社会里,要想让个性少受一点创伤,就得学会把一切都像机器一样用旧了就扔掉,然后对扔掉的行为不做任何反省,再全力以赴地去购买新的。但如果想扔掉的对象是人,尤其是异性,情况就要复杂一点,就有可能也被看作一种性变态。所以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其他人的看法。就“我”而言,他身上还残留着不少农耕社会的价值观,同时也不缺少商业社会的价值观;他的忧郁在于:虽然肉体享受着高度消费,精神却不能溶入完全的消费形态。


一个性变态者的手记解读朴明爱(2)

    “我”认知事物的态度跟别人也有所不同。比如说同是观赏一朵花,别人通常只是望一望,但“我”却必须尝一尝。一般人欣赏花时会有和外部世界结为一体的感觉,但“我”却觉得这样站在外部欣赏不可能知道它的本质,所以要去吃,为了企及本质而去吃。“我”不但吃花,也“吃”书,还“吃”爱情和所有的人类感情。“吃”是一种最强烈的人类行为,也是最具动物性的行为,可见“我”在认识他人和世界的问题上信奉的是原始的动物性,并不需要精致的欣赏。他甚至是通过“吃”自己,即解剖自己,来寻求与他人之间的相互沟通    
    。当然前提是那个对象不能给他带来伤害,也不能拖他的后腿。因为他的生存最终得扎根在高度消费的社会里。    
    其实作者一直在把“我”往性变态里驱赶。只有把“我”规定成性变态,才会觉得他像个正常人。这和说“我”是一个疯子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作者甚至说过“我是一个性变态”这样的话,而他真想跟读者说的是什么呢?是自由,是自由的人类意志。所有被规定好的命题都会破坏个体的自由意志。生活在高度消费的社会里,遵奉“必须要有这种想法”、“必须这么过日子”、“必须吃这种东西”、“必须以这种方式欣赏”之类的训诫行事,所有这一切都应该受到诅咒,因为它们全都不需要人类的自由意志。被关在爱情里,连做爱也被纳入一个固定的公式,这种变态行为和“疯子”的说法一样,也是历史创造出来的一种标准,而不是原生或本质的东西。作者通过“我”所要寻找的,正是作为人类本质的自由意志。    
    爱情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感官情的娱乐技能。那种技能也许是错觉,也许是感情的体面,但是男女只要见面就会有互相吸引的渠道。当那种吸引变得足够强烈的时候就会产生恋情,反之或许就会吵架分手。然而本卷的焦点并不在于“我”跟那个女人是怎么开始相爱的,而是在于“我”到底是不是爱她。不管是表现为做爱的形式,还是高尚的感情的形式,只要男女见面以后产生精神上的,或者是肉体上的渴望,那就是爱情行为。但是能从这种爱情行为中得到自由的并不多。问题出在“我”的日常性视觉上。“我”想脱离日常,却无法挣脱离日常的框架。如果知道连爱情都是消费品,那就不要去买避孕套,也不要去做爱。日常的“我”不仅从做爱中得不到自由,在阶梯上也得不到自由,在“他们”怎样看自己的层面上同样得不到自由。一直梦想着在精神世界里得到自由的“我”,最终只是在等待死亡的瞬间。或许只有死才能实现他一直渴望得到的自由,但看起来即便在这一点上他也很难指望获得成功。就像许多现代人的自画像一样,他的肉体虽然还活着,但是他的精神早已死去。“我”对所谓人类自由意志的实践看来也只能达到手淫的程度,换句话说,不是用做爱,而是用手淫来解决欲望。这也许比“我”跟一个对象经历感情的马戏更是能让“我”感到存在价值的一面盾牌。在爱情也没有,感情也缺失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人类就是在这种空间里,在那个垃圾桶里生活和呼吸。作者对感情死亡的表现实在是让人毛骨悚然。如果说“我”爱“你”是幼稚的表现,那么,这一瞬间的“我”可以被看作死去的“我”和“你”。感情成为消费品就会产生交换的欲望,参加团体的做爱,跟一对一的做爱也没有什么不一样。“我”在被一个女人拥抱着的时候却想着别的女人,这只是一种极端的表现而已。在这么表现着的同时,“我”又被用别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欲望折磨着。这是因为他还有自由意志,还是人的缘故。只要作为人存在就会追求自由,相比之下,情人、知识、真理、话柄,甚至生命本身都不重要。人类的自由意志在所有的地方呼吸。但是这太不像话了!“我”在哪一个瞬间是自由的?人类是在追求自由,然而这恰好反证了他并非生来自由。    
    作者在本卷中试图企及思考人类的自由。在他看来,那些能摆脱爱情、道德和社会地位的羁绊,具有强烈的自由意志的人,只要他活着,就会追求绝对的自由。但是笔者想问,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摆脱掉那些束缚人类的爱情、道德、社会地位和普遍的观念,就能达成作者意图的完全自由吗?根据本卷主人公的独白,形成这个社会的所有存在,都束缚着作为话题的“绝对的自由”,那么,所谓“自由”最终是不是只是一种人类创造出来的话语,并且跟其它的话语一样,是某种如同社会共有物的观念呢?作者看起来是在通过主人公来追求完全的自由,事实上却被关在作为社会共有物的语言囚笼里,与他所意图的大相迳庭。如果根据作品给读者带来了多少影响力来判断其价值,那么,本卷或许就不能说是一部好作品。它不是致力于引发读者情绪上的感动,而是指望他们拥有强大的忍耐力。作者把价值和意义上没有绝对标准作为前提,从一开始就和大众趣味拉开了相当大的距离,不难想象,这样即便对少数研究者也发挥不了多大的影响力。但是,在当代韩国小说中,有勇气面对“普遍的价值”而独树一帜的作品少如凤毛麟角。就此而言,这部作品与对读者的影响力毫不相干,具有充分的研究价值。


融化的盐,腐烂的生姜 上怪物们(1)

    临冬清晨的街头无比荒凉。朴性稿望着像剥了皮一样没有任何生机和情感的、荒漠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